如今因為智力障礙導致的犯罪愈演愈烈,智力障礙者犯罪需要承擔刑事責任嗎?如何定智力障礙的刑事責任,減少傷害?那么下面北京刑事律師就來給大家講解一下智力障礙者有哪些方法確定刑事責任?
1、行為人的一貫品質和前科行為
有些智力障礙者由于是非觀念薄弱,好逸惡勞,容易受到社會不良思想的影響,往往多次犯罪,甚至因犯罪受到懲罰,出獄后仍屢教不改,在判斷刑事責任能力時應當將首次犯案者和屢屢作案者加以區別。
2、作案后的表現
作案后的表現是判明行為人對行為的辨認、控制能力一個重要的參考因素。對智力障礙行為人來說,犯罪前后智力障礙不會有明顯的變化,可以通過歸案后的變現確認其犯罪時的辨認、控制能力。
3、社會適應能力
社會適應能力是對被鑒定人的職業工作、婚姻家庭、社會交往、個人生活能力、對外界的性趣等多個方面的綜合性評價。由于精神病鑒定對智力障礙者的智力水平評估通常是一次性測試,難免出現不準確的情況,社會適應能力的評估顯得尤為重要,且社會適應能力的評定具有客觀性,往往比智力測試更為可靠。
以上就是確定智力障礙者刑事責任的方法,想要了解更多關于刑事責任的問題可以繼續關注我們的網站。